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历史名人的诚实体验揭秘
蜀道难还是蜀道美?历史名人的不同解读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这句千古名句让几许人以为蜀道是条险峻难行的绝路?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著名作家阿来在四川博物院的讲座中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他认为,蜀道不仅不难,反而是四通八达、风景秀美的交通要道。杜甫、陆游、李商隐、韦庄等众多诗人笔下的蜀道,更多展现的是壮美风光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阿来特别提到了金牛道,这条与四川盆地关系最深的古道。陆游小编认为‘金牛道中遇寒食’里面描述的气候温暖、黄莺啼叫、春光秀丽的景象,完全颠覆了我们对”蜀道难”的传统认知。诗人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竟能如此愉悦,这难道不值得我们重新思索蜀道的诚实面貌吗?
水陆并进的蜀道:比想象中便捷得多
鲜为人知的是,蜀道并非全是崎岖山路,还包括了相当便利的水路。阿来以陆游《自三泉泛嘉陵至利州》为例,还原了蜀道上便捷的水程。从三泉县下七盘岭后,就可以在嘉陵江坐船,一路经过利州、昭化、苍溪,直达阆中,再到重庆。重庆下三峡后,船只可直通荆楚,最终抵达大海。
杜甫也曾走过水程,他小编认为‘桔柏渡’里面描绘了渡过寒江的情景。李商隐的《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则记录了从三泉县坐船出发的经历。水路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蜀道的难度,难怪阿来说:”都可以坐船,蜀道就不会有好难。”这种水陆结合的交通方式,展现了古人聪明的一面。
驿站文化:蜀道上的”五星级服务”
蜀道上的驿站体系更是令人惊叹。陆游小编认为‘罗江驿翠望亭读宋景文公诗’里面描述的驿站生活,以及宋祁的《题罗江翠望亭兼简西游君子》,都展现了驿站提供的舒适环境。苏轼小编认为‘凤鸣驿记’里面甚至将驿站比作”大富人家的公馆”、”堂皇的寺院”、”富了很多代人的深宅大院”。
阿来特别强调:”如果是行路难,还开蜀道干什么?蜀道千军万马怎么往来?四川的丝绸怎么源源不断供应北方的丝绸之路?”事实上,蜀道上的旅行可以根据地形选择步行、乘车或坐船,陆游过剑门关时骑的就是毛驴。随着路程推进,道路越来越平坦,风光也越来越美。
重新认识蜀道:险峻中的美与通达
蜀道真的”难于上青天”吗?从历史名人的诚实体验来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阿来通过大量诗文证明,蜀道呈现出来的是通达四方、奇秀秀丽的景象。那些所谓的艰险,反而为旅行增添了特别的人生体验。
正如阿来所说:”无限风光在险峰,今天很多游客出游,也希望经历艰险之后看到更美的风景。”这既是地理上的诚实状况,也是人生体验的必然经过。下次当你想起”蜀道难”时,不妨也想想陆游的欢快、杜甫的乐观,以及那条连接巴蜀与中原的千年通途背后的诚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