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清明节:现场祭扫按下暂停键
清明节快到了,今年还能去墓园祭扫吗?随着2020年清明节的临近,这个往年再普通不过的难题却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受疫情影响,今年清明节祭扫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南京、无锡、常州、扬州等多地已发布通告,明确暂停市民群众现场祭扫活动,鼓励民众通过网络祭扫等新方式寄托哀思。这让2020清明节祭扫成为了一个独特的话题。
多地出台政策:集体代祭与云祭扫并举
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江苏各地都出台了相应的2020清明节祭扫管理措施。南京从3月20日起开通了”我的南京”APP平台免费在线祭扫通道;扬州同样暂停了现场祭扫,由职业人员代为集体祭扫;常州推出了线上”云”祭扫平台;无锡则组织职业人员开展免费代祭扫服务,确保全区28万套墓区都能得到祭扫。
“如果政府有这样的规定,我能领会。”正如南京市民刘先生所说,虽然传统祭扫方式被临时改变,但大多数市民都对这一独特时期的独特安排表示领会和支持。毕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线上祭扫:不一样的仪式,一样的思念
“网上祭扫明显淡化了传统礼节?”面对这样的质疑,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索。2020清明节祭扫方式的改变,其实是一次传统习俗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与融合。虽然无法亲临现场,但通过”云祭扫”平台,我们依然可以献花、点烛、留言,用数字化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思念。
西班牙维多利亚市因葬礼聚集导致60人确诊的案例警示我们:在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情况下,减少人员聚集仍是防控的关键。2020清明节祭扫方式的调整,正是基于这样的安全考量。正如网友郭元鹏所说:”疫情当前,祭祀方式需要深刻变革。”
独特时期的特别选择:安全与思念并重
2020年的清明节注定与往年不同。面对疫情防控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双重需求,各地政府推出的代祭扫和云祭扫服务,既满足了民众的灵魂需求,又保障了公共卫生安全。
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度过这个独特的清明节?是尝试新式的线上祭扫,还是在家中简单纪念?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对逝者的思念之情不会改变。这个清明节,让我们用安全的方式,传递不变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