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进入棚室后,导致土壤中有害杂菌增多,利于根部病害的传播和蔓延。
大棚轻微进水,开头来说要做好表层土壤的消毒,可以选择广谱性的杀菌剂,如百菌清、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细菌类药剂可以选择铜制剂、春雷霉素、噻唑锌等,进行土壤表层药剂喷雾,杀灭地表的病原菌。喷药时要注意喷洒全面,地表、立柱等都要喷洒到,以保证杀菌效果。
喷洒杀菌剂后,待土壤湿度降低后,建议冲施或灌施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哈茨木霉菌等,抑制病原菌增殖,促进根系生长,避免根部病害发生。
若大棚进水较多,应及时抽干或排出,尽可能地降低土壤湿度,最大力度保护根系。经过抽水排涝或晾晒后,根据蔬菜的生长状况,及时进行划锄。
划锄可以依照“一大一小”的操作方式进行,操作行大划锄,定植行根据作物生长情形和根系分布情况,适当小划锄(划锄面积要窄小),有利于打破土壤表层的板结,增加土壤水分的蒸腾量,降低土壤湿度。
划锄后全棚撒施多菌灵,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同时,使用咯菌腈、吡唑醚菌酯、噻唑锌等药剂进行灌根,也可冲施氯溴异氰尿酸、恶霉灵等药剂,预防根腐病和部分茎部病害的同时,完成对土壤的二次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