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成A股第二只千元股,背后谁在推波助澜?

AI芯片龙头登顶A股”新股王”

1587.91元!寒武纪(688256.SH)8月28日收盘价不仅超越贵州茅台,更成为A股历史上第二只”千元股”。从7月初的563元到如今的1587.91元,不到两个月股价暴涨近164%,这样的涨幅令人瞠目结舌。作为AI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寒武纪登顶A股”新股王”宝座背后,究竟是谁在推波助澜?

伴随股价飙升的是成交额的爆发式增长,从7月日均44.38亿元激增至260多亿元,近5倍放量点燃了市场热诚。这波狂潮既有公司上半年营收暴增43倍等业绩支撑,也藏着沪股通、机构与游资”左手买右手卖”的多空对垒。寒武纪成为A股第二只”千元股”的传奇故事,正在资本市场书写新篇章。

多重影响助推寒武纪股价飙升

寒武纪这波快速上涨并非单一影响所致,而是基本面预期、市场心情、资金动向和政策红利等多重影响叠加共振的结局。据最新中报显示,寒武纪上半年营业收入达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主要受益于云端产品线的强劲表现,该业务线贡献收入28.7亿元。这样的业绩增速,无疑为股价上涨提供了”硬支撑”。

与股价强势上行相伴的,是多空资金的激烈博弈。龙虎榜数据显示,寒武纪在本月已三次登榜,且均出现了沪股通专用、机构专用以及知名游资席位,部分还出现境外机构的身影,资金博弈态势明显。需要关注的是,大部分席位呈现”左手买右手卖”的双向操作特征,且随着股价不断攀升,部分资金已出现离场迹象。这种多空分歧,恰恰反映出市场对寒武纪成为A股第二只”千元股”后的走势存在不同判断。

公募基金对寒武纪态度分化

作为AI算力领域的核心标的,寒武纪被科创50、沪深300、上证50、中证A500等多个重要指数纳入成份股,相关指数基金需按制度买入。中报数据显示,在寒武纪前十大股东中,公募ETF产品占据4席,这些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加仓动作。截至二季度末,寒武纪在公募重仓持股中排名第13位,持股市值达到378.97亿元;同时,该股被79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97只产品重仓持有。

然而,也有不少产品在这波股价启动前先行”下车”,部分甚至清仓离场。数据显示,有136只产品将寒武纪剔除前十大重仓股之列。这种分歧表明,即使面对寒武纪成为A股第二只”千元股”的耀眼表现,机构投资者也并非一致看好后市。

科技股盛宴能否持续?

8月28日,A股三大指数午后”V形”反弹,市场热点再次集中在算力和芯片路线,寒武纪、中芯国际双双创历史新高。至此,AI算力指数年内已上涨57.94%。这是否意味着科技股的”主升浪”仍在延续?

“当前AI算力和国产芯片板块得到充分演绎,市场对确定性高的路线都给予了非常高的溢价。”业内人士表示,宽松的市场环境和充裕的流动性,为国产算力大牛股的出现提供了基础。但也有见解认为,短期科技股快速上涨后,需关注政策催化与业绩兑现的匹配度,警惕部分标的估值波动风险。

寒武纪成为A股第二只”千元股”的传奇故事,既反映了市场对AI产业的高度期待,也折射出资金对硬科技企业的追捧热诚。未来这场”硬科技”盛宴能否延续,仍需观察业绩兑现与技术突破的实际进展。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惊叹于寒武纪股价神话的同时,更应保持理性判断,避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