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有两件事情,我不想重新来过,一是高考,二是娃两岁前的日子。高考自不必说,而抚育娃,我觉得那时最难熬就是晚上给娃哺乳,晚上就没有睡个好觉,10点多睡觉,在12点到6点之间,总要醒过来一两次,喂奶,换尿布等。
也许是因为我之前从来没有熬过夜,所以那时每次半夜醒来,都狠狠地想,等娃大了,一定要抽一天,从晚十点睡到早十点,或许是一整天都睡觉也行。
一定要有自己的个人时间
有了孩子,千万别圣母心泛滥,24小时和孩子捆绑在一起,一定要有个人独处的时间,让家人照顾下孩子,自己稍微从孩子中脱离片刻,这段时间也是缓冲。
可以约朋友喝杯茶,小逛一下,也算是给自己放假,工作还有忙有闲,搞娃更要如此。
感觉很没有出息,但是我就想痛痛快快睡一下,弥补自己那时缺失的觉,还好他们都是母乳时间长,奶粉喝得少,如果再要折腾着和奶,那简直真要让人崩溃。
事实上,就算是孩子大了,也从来没有那么毫无忌惮地十点前就睡觉,也很少在七八点钟起床,都要带孩子正常作息。
我想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我想很多宝妈都有这样的经历,有娃后,整个人都会被娃占据大量的时间,从哺乳,断奶,孩子说话,行走,哪项都离不开家人,尤其是妈妈,你的睡觉时间,跟以前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说是熬过来的,也不为过。
根据我的经历,我倒是想给一些建议,也是我自己走过来的教训吧。
养儿育女这个事情要端正心态,心态放平和!
从女孩子到做了人家的妈妈,这是一个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心路历程,去接受和适应,有些人很快就会度过,有些人就要延续一段时间,根据自己情况,尽快度过,这是生命的延续,辛苦也是一定有的。
前期我们就觉得这是在熬,那身处其中,就会觉得格外煎熬,倒不如享受其中,多找找这些事情的美好所在,把孩子的幸福瞬间多留一些,无意中翻翻,和孩子一起度过的日子,倒也没有那么难受。
孩子成长过程都有很多问题,看看育儿的书,讲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养育方向,妈妈和孩子一起成长,你不必跟那些牛妈牛娃比,做自己就好,这样才不会滋长那么多的焦虑,该干什么干什么,孩子醒了,就照顾孩子,孩子睡了,你可以做点别的,你困了,也陪着睡会,无可厚非。
你和孩子都休息好,你心情愉悦,孩子健康成长,这比什么都好!
充分调动家人的积极性,学会借力
有了孩子,这个孩子是你的,也是爸爸的,也是爷爷奶奶的,外公外婆的,这些都是人手,也都是孩子的亲人,他们也都很疼孩子,除极个别的不正常人士,大多数人都是喜欢孩子的,尤其是自己的下一代。
他们很多没有七老八十,能帮自己一把就是一把,你就会轻松很多,别把所有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怕别人做不好,没有谁天生就会做的,很多人都是学着当父母,当长辈的,你得给他们机会。
孩子的爸爸,更要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你越是觉得他帮不上忙,他就帮不上什么忙,事实上,很多爸爸比妈妈还更细心,对孩子也更加上心,调动他的积极性,你就省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