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逼孩子学习,支持他所有爱好,这种教育方式和孩子未来成长结果没有必然的联系。
有两种孩子,一种孩子是从小就主动性很强,不需要家长的督促就可以把自己的事情料理好,学习也好,根本不需要家长的督促,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另一种孩子,就是主动性很差,没有自我约束能力,做什么事都必须家长督促,学习不用心,懒散又叛逆。
对孩子的学习家长应该怎么办
对于第一种孩子,家长会很省心,不必紧盯着孩子,更不需要逼迫孩子学习,因为孩子自己就可以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根本不需要逼迫,他的未来应该不会差。
我记得,我从小父母就没关心过我的学习。从来没问过我考了几分,更没有督促过我该写作业了,该上学了等等。但是我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学习很好,根本不需要家长的逼迫。从小学到大学,从没让父母操过心,一路走来,不能说出类拔萃,还算是事业有成。
对于第二种孩子,逼迫了也不一定有未来,不逼迫恐怕就没有未来。
学习和兴趣哪个重要
这种孩子也很多,不好好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调皮捣蛋,老师头痛。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家长用心地管教,严格要求,或许有效果,能把孩子扭转过来;如果家长视而不见,不去逼迫孩子学习,只支持他的爱好,除非这个孩子在某些方面有特别的专长,专心地向特长方向发展,或许可以干出点成绩,否则就可能是废材一个。
比如我家邻居,家里三代都是拉小提琴的。爷爷曾经是当地歌舞团的头把小提琴手,女儿也是学小提琴,外孙女也是从小学小提琴,后来都是从事这个专业。把爱好转化成专业,能成为安身立命的资本,这个也可以。
可是有专长的孩子毕竟是少数,能把爱好变成专长的恐怕也不多。如果孩子的爱好仅仅是爱好,不能成为谋生的手段,学习又不好,那最后肯定是一事无成。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对孩子的未来轻易下结论。针对不同的孩子,未来可能完全不同。
不同的选择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之所以会出现有的孩子学习好,主动性强,有的孩子主动性差,学习差,我认为这应该与学龄前的家庭教育有关。
所以,不逼孩子学习,支持孩子的爱好,引导孩子把一件事情坚持到底,孩子未来不会太差,相反逼迫孩子学习,只是会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厌恶感,这里,有的父母肯定说那不是的,那逼近去学习,学习成绩也有好的,的确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但是这样逼出来学习好的孩子心理健康很容易成问题,很多父母以为以为孩子有了爱好就会耽误学习,其实这是不对的,有爱好的孩子,会更加懂得专注、更有主见也更加追求,会享受生活,孩子通过爱好能够培养很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