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就已经入秋了,和夏季早晚都很炎热不同,秋季昼夜温差大,这就容易导致身体因突然受凉而感冒。 特别是对于带娃的孕妈来说,换季就是一种考验,要是在晚上宝宝睡觉时没有做好护理工作,很容易使其生病。
昼夜温差大,哄娃入睡有“三忌” 1、忌穿/盖太厚 天气转凉,很多家长怕宝宝晚上睡觉时穿太少受凉感冒,就会给多加一件衣服。殊不知这样宝宝更容易感冒。
给宝宝加衣服穿太多,甚至还要盖一层被子,可能会捂出汗,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帮忙擦干,汗液蒸发反而吸收孩子身体的热量,每天如此,就会加大感冒的机率。 此外,还容易引起“捂热综合征”,不利于幼儿血液的循环,甚至可能影响排热,使其陷入高热、脱水等危境之中。
2、忌和宝宝用同一床被子 有的家长会陪着宝宝一起睡,两个人盖一床被子。但很多大人都是有半夜起床上厕所的习惯,要是起床之后忘记给宝宝掖被子,冷空气就会钻进被窝,直接吹在孩子的身上。 如果是吹在孩子的背部,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督脉所主,所以背部的神经是很敏感的,要是受凉被刺激,就很容易生病。
3、忌不根据室温及时调整被子 夏天的时候很热,所以通常睡觉时就只会盖一床薄薄的毯子,或者是薄的空调被,床单上也是直接垫上一层凉席。 刚入秋不久时,晚上还是会有一点热,所以家长也没有意识到需要更换被子,还是会打开空调吹一整晚。等入睡后温度下降,家长也睡着了,宝宝就会被寒冷侵袭。 另外到了换季,人体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新的季节,所以这也是人体自我调节最脆弱的时候,抵抗力也会下降。那么为了宝宝健康,最好不要在这3种情况下睡觉。
1、不在宝宝有不快情绪时睡觉 睡觉前要是宝宝出现了不快的情绪,比如伤心、难过等,就等被安抚好之后再哄他入睡。 因为宝宝有不良情绪,可能睡觉之后还会去想让他不开心的事,这样大脑就会不停地运行,大脑皮层也会受到心理暗示一直受到刺激,而引起脑细胞兴奋。 这就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使免疫力下降。
2、不刚吃饱就睡觉 只要人体休息了,身体的器官活跃度也会慢慢下降,进入休息的状态。 要是宝宝刚吃饱,家长就让他去睡觉,宝宝的肠胃一般是8点过后就需要休息了,但这时还要继续工作,这样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消化,发生积食的情况。 长期如此,积食问题还会伤害脾胃,造成脾虚,导致抗病能力减弱,影响宝宝健康。
3、超过9点睡觉 睡觉正是孩子长身体的时候,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在夜间会大量分泌,如果孩子经常晚睡(超过9点),就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孩子身高发育。 常常晚睡,大脑得不到正常的、充足的休息,还会让孩子的记忆力减退。宝宝睡眠不足,身体的免疫功能也会大大降低,因此更加容易生病。 所以为了孩子健康,家长要督促孩子早点休息,特别是在换季的时候。
孩子抵抗力弱的换季期间,家长如何带娃?
1、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 “春捂秋冻”即就算春天到了天气变暖,也不要急于脱掉厚衣服,秋天天气转凉,也不要着急穿太多。 可以根据室温来判断:若室内外温度相差5摄氏度以内,外出时则不需要添加衣服,如果超过7摄氏度,则需要加衣服。 秋季气温比较凉爽,但还不至于太冷,家长要让孩子的身体通过自己的调节来逐渐适应转凉的天气,锻炼耐寒能力,这样孩子的身体抵抗力也会相应得到增强。
2、控制好室内夜间温度 入秋后夜间不会那么炎热,家长要帮助宝宝及时营造良好舒适的睡眠环境。
可以把凉席撤走,铺上床单,被子也可以换成稍厚的棉被; 可能秋季前半夜还是有点热,但会半夜会凉下来,所以家长要帮助宝宝将空调温度控制好,可选择定时在12点后自动关闭。
3、和宝宝一起锻炼 换季是抵抗力弱的时期,所以要加强宝宝的身体素质,通过运动提高抵抗力。比如可以带着宝宝一起跳绳,或者玩一些“你追我赶”的小游戏,保证宝宝每天适量的活动量。 家长们孩子秋季带娃难?不妨试试以上的方法,帮你轻松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