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了幼儿园陆续开学,一假期过去,孩子们都变化不小。爸爸接元元放学时一眼望去,根本看不见元元的身影——同班的孩子个头窜高很多,元元身为大小伙子却比好几个女孩还矮。这让元元爸很是着急:我和孩儿他妈都不矮,孩子每顿吃到撑,咋不见长个呢? 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常常会感到心急,孩子发育稍慢点就火急火燎。同时很多父母发现即使是孩子每天吃得饱饱的也很难长高。
这其实是因为大部分的父母不知道食物到底是怎么在身高发育机制中发挥效果的。 机体在饥饿状态下能够发出信号,促进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骨骼发育。 换句话来说,孩子每天吃得过饱有害无利,一味增加营养是给孩子增加负担,不利于身高发育。影响孩子发育的因素有许多,别没完没了补营养了。
孩子不长个?别大惊小怪,环境+遗传,这两点影响因素缺一不可
1)内因:遗传——身高与性别 由于基因遗传,父母身高会影响孩子身高,不必多说。雄激素促进骨骼发育,这就是父母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男孩一般比女孩长得高的原因。
2)外因:环境——饮食与作息 父母不高不代表孩子长不高,后天营养补充对孩子的身高能够发挥足足占30%的影响孩子吃什么、怎么吃都会影响发育。饮食与作息的规律家长必须重视起来。 家长要牢记孩子发育公式:环境×30%+遗传×70%=孩子的身高。孩子长不高可能是本身吸收不好或父母本身就不高,不要一言不合就大补。 一味补营养并不能让孩子长高,可能影响肠胃,父母别好心办坏事 肠胃功能好的孩子在进行营养补充的时候往往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就说明孩子的肠胃可能存在问题。
1)没规律 有的孩子爱挑食,正餐不合胃口就不吃,饿了就吃零食;有的孩子早晨赖床,误了早饭时间;有的孩子熬到深夜,暴饮暴食后才上床睡觉 上述的这些情况其实都是饮食不规律的表现。 如果不吃早饭,机体对高热量食物渴望强烈,午餐时容易暴饮暴食,对肠胃造成压力。同时由于晚间胃酸的分泌,胃酸还会腐蚀和刺激胃粘膜。一天饮食不规律别看看起来危害不明显,但由于孩子自控能力差,等坏习惯养成,早晚把胃吃坏。
三餐定时吃,肠道可以产生“胃结肠反射”,促进新陈代谢、规律排便。不按饭点吃饭会打乱肠胃的生物钟,不仅会导致便秘,还可能引发皮肤问题。 2)吃太杂 同事家孩子婷婷家中午在家吃完火锅,下午又和同学吃烧烤,晚上回家一口气吃三块冰镇西瓜,半夜腹泻不止,第二天就进医院了。 增加食物多样性可不代表吃得杂,大人有时吃杂了都会恶心、腹泻,更不要说脾胃脆弱的孩子。有的孩子冷热交替、辛辣油炸会造成肠胃的不适应。甚至于温度的骤变,轻则导致腹泻,重则引发肠炎胃炎。
3)无节制 孩子每顿饭吃合适就够了,不要顿顿吃撑。暴饮暴食加重肠胃负担,消化不良、胃胀气难以避免,最怕的就是胃出血。暴饮暴食一时爽,把胃吃坏了有你后悔的时候。 吃这么多还不长个?父母要学会教孩子怎么吃,补错了坑惨自家娃 爸妈要走出这个误区:吃得多不如吃得准——发育时期讲究的是膳食搭配和营养均衡。
1)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吃大鱼大肉就能长高?这种说法毫无事实依据,正确的做法是保证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水果的摄入。父母需要认识到高脂肪的肉类吃多了易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孩子最后没长高,反倒长成了“年画娃娃”。
2)找准“长高必备”食谱 孩子吃得营养吃得多不代表吃得合适,有的家长给孩子盲目吃,真正促进长高的元素却没补充到位。研究表明,孩子每缺乏一种“长高必备”营养物质,就会少长高4到8厘米。这些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铁、锌等无机盐、碳水化合物。
孩子长身体阶段,补品免了吧,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吃合适就足够。爸妈记住这个顺口溜,孩子长高的外部隐患的大部分就能消灭在摇篮里: 五谷杂粮要均衡(补碳水化合物) 水果蔬菜不能少(补维生素和无机盐) 肉蛋奶豆补蛋白(补蛋白质和无机盐) 孩子长高跑不了。 孩子长高个是父母的美好心愿,但千万别让过多的营养压垮孩子美好的童年,好好规划一下自家的食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