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虽然年龄小,但是也有喜怒哀乐,他们心思简单、不善于掩饰,更容易表现出来。
我是培训机构的老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小孩子的孤独和渴望。
亲人离世,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孤单世界
我们寒假班的时候,美术班有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小男孩,上课的时候,他一个人在角落里不怎么与其他人说话,也很少互动,感觉非常的孤独。
下课之后我把他留下来,先是赞扬他画的画,然后才开始引导他说话,和他好好的聊了一下。原来小男孩的爸爸刚去世不久,家里爷爷奶奶年龄比较大,加上身体又不太好。没有人带他。妈妈工作比较忙,所以给他报了寒假的画画班,小男孩感觉自己画得又不好,没有其他小朋友画的快。
虽然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但是通过说这些,我觉得小男孩应该渴望和人交流,希望有人关爱,所以在以后的上课中,我对他的关注度比较高。引导他和其他的小朋友互动,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给予掌声鼓励和赞扬。
当他的妈妈来接他的时候,跟他妈妈聊了很多,怎么样引导孩子敞开心扉和别人交流,工作之余多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如何抚慰孩子的情绪等等,效果挺不错的,寒假班快结束的时候,小男孩变得活跃、健谈多了。
父母在外地工作,爷爷奶奶带的孩子依旧孤单,喜欢和年轻人陪伴
第2件事就是我的侄子,当我放假回到家之后,发现我的侄子特别喜欢缠着我,哥哥和嫂子都在外地工作,我侄子大多数是和爷爷奶奶待在一起。
小孩子都喜欢和富有活力的年轻人在一起,等我放假回来后,就特别渴望我陪他一起玩乐高积木,给他讲绘本故事,去逛街的时候都希望我带着他,晚上睡觉也是喜欢在我的房间,把幼儿园好玩的事情讲给我听。
孩子喜欢年轻人有活力,经常请求我带他去游乐场玩耍,他感觉到非常的开心,每次我收假上班的时候都是哭着舍不得我走。我跟哥哥和嫂子说过,让他们放假了多回家陪陪孩子,孩子还是最渴望和年轻人待在一起的,尤其是父母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