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认为孩子是需要随时都管的。我对这管字的理解是关心和关注孩子。
我的孩子期末考试前如果学校休息,基本前一天都在玩。甚至有时候学校不休息,小学的时候我会给他请半下午假,高中的时候晚自习基本不去上了。这个习惯一直到高考毕业。
儿子非常享受这个临考试之前休息的过程,多年实践我的孩子也没有因为考试前不管他而影响了考试成绩。这个不管他只是临时没有管他的学习,但是我又管了他。是因为我知道他考试前需要这样的休息。
从小学到高考,他都是在重点学校读书,最不好的成绩是高二踢球骨折住院11天,考了全学年32名,11天里完全靠自学的情况下理科考了627分。有人说我们就是聪明脑瓜好使,可是却没有人看到我们出了手术室,麻药减效孩子疼得龇牙咧嘴的时候还在不断重复读古文的样子。
成绩好的孩子,大多数考试前都有点小担心,怕自己这次考的没有上次好怎么办?成绩不好的孩子可能会自暴自弃或者担心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无论孩子怎样的心态,都是需要家长关心和关注的。
学习好的孩子,陪他聊聊天,让孩子减减压有少许的放松,支持他做一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喜欢是喜欢但是必须有底线。学习不好的孩子,家长就不要把考试挂在嘴上,多给他一些关爱少一些唠叨。但绝对不是不管。用孩子接受的方式与孩子交流,用孩子喜欢的话语进行鼓励。这些都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因为你的这些做法最终目的是对孩子的学习要有帮助的。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谁心情好了,做事情都会有动力。你的孩子,作为家长你最了解,如果你都不了解你的孩子的喜好,你最好先管管你自己。优秀的孩子背后都会至少有一个用心的家长,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如果你不会管理孩子,你一定要用心的学,当你学会了怎样管理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愉悦的接受你的管理方法。你就是一个合格的家长。
孩子平时的知识都掌握了,要期末考试了,你偶尔放放手,即使不管他,我想期末考试应该也不会受什么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