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小缺爱的孩子”读来就让人心疼。完了还要教她“爱别人”。
打个比方:你很饿,手里只有半片面包,自己都吃不饱。来一人,告诉你说:“你有的这半片面包要分享的。”还教你这么分,那么分。请问你怎么想?你会想;开玩笑吗!要我分享就应该给我很多面包啊,让我先吃饱了,我自然愿意也懂得把面包分出去,我分的时候还会根据别人不同的口味,抹点果酱,或者夹片芝士。
爱,是一样的。只有被爱充盈的心灵才会去爱也懂得怎么去爱别人。一个缺爱的人是没有办法真正爱别人的。
回到问题上来:
如果提问的人是这个孩子身边的人,请给予她更多的爱的体验,就像不断地给她“面包”。得到多了,她自然愿意尝试去分享,去付出。如果这个缺爱的孩子因为不懂得怎么去爱别人而在生活上受到了困扰,有了更大的创伤,建议找心理咨询师聊聊,让专业的人提供帮助会对她更有益。
如果提问的就是这个孩子本身,我想告诉你,不会爱别人,不要紧,一定要先学习怎么爱自己。别人没有给你“面包”,不要紧,找找你身上的资源,自己把“面包”做出来。当你学会照顾好自己,爱自己的时候,离爱别人也就咫尺之遥了。
如果孩子从小缺爱,那么他的状态常常表现为不自信,想方设法地得到别人的爱,或者通过破坏的方式,或者通过迎合、揣摩别人脸色的方式等等。《爱的自由》里有一句话:“让一个生命正蓬勃发展的孩子用心计获取爱是可悲的。”因为他没有感受过足够的爱,便无法给予别人爱。不幸的是,爱是教不出来的,只是被爱的人,才知道如何爱别人。但幸运的是,任何人都可以改变,只要她能寻找到一个爱她的人。
2、缺爱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爱才能成长
曾经有个好友小丽,童年缺爱,后来找了一个男朋友,人特别好,属于心理发展非常好的人。他给予小丽足够的爱,对她特别顺从,她一开始因为被爱感到快乐,但同时又不相信,她是个可以被爱的人。她各种无理要求,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各种作,她男朋友都一一满足,并陪她一起疯。后来,小丽觉得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一个人可以像他那么爱自己的,于是嫁给了他。婚后,她依旧像个孩子一样,想干嘛就干嘛,她老公依然快乐的给予她。她说:“哪怕她要坐火箭去旅行,她老公也会开始攒钱让她去”她在一遍确认了他的爱之后,她彻底解放了自己,成为了她自己。后来,她做公益事业,关爱那么留守儿童,她付出的那么干脆,她学会了如何去爱别人。
3、如何让她学会爱
想要帮助一个缺爱的孩子学会如何去爱,只有身体力行地去爱她,包容她,她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照顾和理解,对她情绪的接纳。中国有句俗话:“宁可给孩子一颗好心,不给孩子一张好脸。”用孙瑞雪的话来说:“你宁可不给他一个好心,他也给他一个好脸,他肯定成长得好。”从现在开始,爱她,并有机会让她直面过去的痛苦,大胆地将过去的痛苦表达出来,然后她才能彻底地释放自己,才能成长起来,带着应有的温情,去爱别人,也才能学会如何正确地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