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句很了不起的话,第一,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第二,苦谁不能苦孩子?第三,教育从孩子抓起,听起来非常的舒服,也非常的在理,绝对符合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效应,教育部门的钱才花不了,富的流油,孩子家长的钱才不够用,穷困缭绕,给你掏空。
你还得感谢他,最后的结果,孩子高分低能,他们很聪明,运用了古代,小脚女人时代统治者的模式和方法以及理论,让你自己花钱和时间,把自己孩子的脚裹成三寸金莲,裹小脚,你还得感谢他们,太可怕了,
其实我的看法,孩子提前教育,也就是六周岁以前的孩子,提前教育没什么意义,这个阶段要让他自由的发展,比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发挥孩子的天赋,根本用不着,算数写字,六周岁以后开始上小学,不需要大人去管,要让孩子产生自愿学习的兴趣,要掌握一个重要的理论,宁学一案例,不学万卷书的理念。
因为你学会了一个案例,孩子自然就会产生无数的证明,和推理,这是在正常学习的时间,但是,在业余自由的时间,根据自己的爱好,你可以读万卷书,现在的教科书,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目的是把孩子难住,大家仔细想想吧!
越来越娇宠孩子,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为什么会这样,有如下原因。
一、孩子少,显金贵。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还是独生子女,即便是放开了二胎政策,也都还只生一个,就算生了二胎,一家也就两个孩子。一大家子恨不得六、七口大人围一个孩子转,惯地饭来了都不张口,衣来了都不伸手。
下雪了,学校安排扫雪,看吧,大门外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跃跃欲试地要进门帮忙。还有家长抱怨:这么大个学校,雇不起扫雪的吗?让孩子扫,孩子能扫动吗?
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不愁吃穿不愁住,多余的精力干什么,瞅孩子,一家一个,越瞅越稀罕,越稀罕越娇惯。
现在班级里的孩子身上穿戴都是买的,而且,都比着买,穿名牌的越来越多,比老师穿地都好。条件稍差点的家庭,宁可大人苦点,紧点,也得给孩子买好的。
三、家长自身素质不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很多家长认为,供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别让孩子累着,屈着,就是对孩子的爱。殊不知,这种爱会害了孩子。
很多孩子在学校受到一点点的小委屈或小挫折,都会无限放大地向家长诉屈。更有护子心切的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地跑学校来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