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芊芙霜官网!

如何避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怎样掌握其中的度?

母婴知识 芊芙霜 4年前 (2019-06-02) 475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过度保护和溺爱的对孩子的伤害是一致的:湮灭孩子的独立性,但是不能认为过度保护和溺爱是一样的,两者的动机完全不同。

过度保护是不希望孩子受到伤害,是无意识的行为,更多的是一个自我认知的问题;而溺爱则是有意识的行为,更多的是父母在孩子身上找存在感。

如何避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怎样掌握其中的度?

就如上文所提及,玩具掉床上是否应该继续给孩子玩?这就是妈妈的认知问题。

她认为只要玩具接触过其他物品,就会有无数的细菌,如果孩子接触了就会有危险,这是她对细菌的认知,理论上没错;

而另一个方面,则是对孩子免疫力的认知,这位妈妈认为孩子的免疫力不足以抵抗这些细菌,所以她需要保护孩子。到底就是对孩子免疫力的错误认知所导致。

其实过度保护,是对孩子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源自于对孩子的不了解。用网络语言来说:“父母对孩子的能力一无所知。”

要杜绝过度保护,很多人会说“多了解孩子,信任孩子”,这很含糊,到底应该怎么样去了解孩子,信任孩子呢?在此,个人作出一点实践方法:陪伴并观察孩子的能力。

如何避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怎样掌握其中的度?

既然是一无所知,那么就通过陪伴和观察,让孩子的能力展示出来。

例如上文的野炊,担心孩子用刀的安全性,那么家长完全可以在家让孩子试试切菜,观察孩子是否有这个能力去正确握刀,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样还包括使用煤气炉等工具的使用。

自身的一个案例是骑单车,在10来岁的时候就学会了骑单车,但是我的父母并不放心我独自骑车上学,他们采取的方式就是带着我一起骑单车压马路,当他们发现我完全能够保护自己的安全的时候,父母也就非常安心的让我自行骑车上学了。

如何避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怎样掌握其中的度?

比如如今都流行夏令营活动,寒暑假孩子都是报个夏令营班,让孩子出去锻炼下,这种思想出发点是好的,就比如我们学校,每年都会有游学活动,去加拿大这些国家,去他们的学校上上课,费用挺多,但孩子收获也很多,每次回来滔滔不绝,说那边孩子怎么上课的,因为我们每次过去,都是安排孩子住在当地人家,所以孩子们能真正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无论游学活动,还是夏令营,都还蛮能锻炼孩子的,上次我们去加拿大时,我们班一个人高马大的小伙子妈妈跑过来,说:“老师,我们家小马,去了那边,有没有人帮他盖被子?”当时,真的挺无语的,后来孩子回来说,他去的那个人家,有三个孩子,都比他小,有两个孩子上幼儿园,全部住一个房间,每天晚上,准时熄灯,熄灯后再也没有人说话,而且早上全部准时起床,自己刷牙洗脸,最大的那个孩子还要准备早餐,然后三个孩子还要自己去搭车上学,不过离得不远,三个孩子互相照顾。

如何避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怎样掌握其中的度?

总之孩子说了很多,他的妈妈了解后,也改变很多,最大的进步就是允许孩子放学自己回家了!

选择夏令营,也要考察的,不是所有夏令营都有锻炼作用,有的只是为了挣钱,把孩子带过去,让孩子这几天不出事就好。

我觉得现在很多父母,还是比较开明,有时他们过度保护孩子,而不自知,因为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大部分引导过后,父母反应过来,还是舍得放手的,毕竟孩子以后是需要独挡一面的。


芊芙霜 , 版权所有丨本站文章皆来自用户投稿上传丨 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何避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怎样掌握其中的度?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