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玩具被别人抢走了,该怎么做。个人觉得如果孩子还小,可以理解,毕竟不懂事嘛。再说孩子都是喜欢别人的玩具,自己家的根本不爱玩,如果偶尔的抢一次两次可以接受。但是天天都是他抢别人的,那就属于父母的教育问题了。
就拿我们邻居的孩子来说吧!妈妈从来不给买玩具和零食,孩子比我家的大一岁,那孩子每天来我家,第一句话就是问我儿子要东西吃,如果我儿子不给,他就会自己跑去房间找,特别不好的习惯,总是抢我家宝宝的零食和玩具,并且玩具玩了之后都是舍不得放下,直接偷偷拿回家的。有几次我儿子不愿意给他玩,他抢不走还上来打我宝。我很生气,直接让我儿子不要再和他继续玩了。
我们家孩子属于心善,手软的孩子。老是被欺负,后来我就教他,别人如果抢你的东西你就上去抢回来,是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抢了,为什么还不敢还手。
所以个人觉得孩子的行为和大人的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孩子都是从小看到大的。可能每个人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记得那是去年我在我们这附近的公园散步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熟人,他和他老婆带着小孩在公园里散步,手上也带着玩具,当时我们是在公园广场的中心遇到的,那里是孩子们经常娱乐的地方,
也是人们晒太阳的地方。
那天有很多小孩在在一起玩耍,我们在一旁说话,小孩子都是很活泼的,很快他家的小孩就和其他的小朋友打成了一片,玩的很开心,不多一会,他家孩子就跑过来牵着他爸爸的手,说是玩具被抢走了,要他爸爸去要回来,很清楚的记得,当时他爸爸是这样做的,安抚了她的情绪之后,要他自己去要回来,他家孩子走到了那个抢他玩具的那个孩子面前,他老婆说,你要他自己去拿回来,带回两个人起冲突了怎么办?他说,先看看孩子要怎么处理,如果两人没发生争执,那就没关系,如果发生争执了,他会过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的。
我觉得这种方法是对的,因为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不要干涉太多,如果一昧的去干涉太多,那孩子就会养成依懒性,遇到一点小小的问题都要你来解决,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性格,那长大了不也是这种性格吗?小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时候,难免会发生抢玩具事件,如果是我家的小孩的玩具被抢了,我也会先安抚孩子的情绪,然后要他自己去要回来,或者找别的玩具来分散他的注意力,然后回家后再好好的问孩子当时的想法和感受,要他站在别的小孩子的位置上思考,要培养他换位思考的能力。
如何教育好孩子一直是每个父母最关心的问题,让孩子学会分享,学会照顾比他小的小朋友等等这些问题是否一直困扰着你呢?
我一直觉得孩子需要在大家庭中才能成长,所以我经常带他去一些人多的地方玩,几乎每天下午在晚饭后,我都会带着他到公园去玩,一方面,算是饭后散步,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孩子能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一点东西。因为那里有好多好多的小朋友,小朋友的世界毕竟和我们的有所不一样,他们看待这个世界都是非常简单的,没有任何杂念,让他们在一起玩,可以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
一天下午,孩子征求我的意见,想要把我刚刚给他买的小玩具带过去,我同意了,一路上他蹦蹦跳跳,小心的呵护着他的小汽车,生怕把他弄坏了,过去就有很多小朋友看着他的小汽车,想要玩一下,我看出他在犹豫,因为我时常跟他说好东西要和别人分享,见儿子还在犹豫,旁边一个小男孩有点不耐烦了,就开始抢他的小汽车,儿子吓坏了,就开始哇哇大哭。
我过去蹲下来,帮他擦干了眼泪,小声的跟他说:“哥哥只是想看一看你的小汽车,我不是跟你说过吗,要懂得和别人分享。还记得妈妈跟你讲过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吧,要学会谦让。你是最棒的。
听了我的话,儿子的情绪渐渐平复了,还给其他小朋友讲怎么玩小汽车。孩子的世界非常单纯的,作为大人,我们要细心地跟他们讲道理。
我觉得在孩子这种玩具的分享,要是他本身自己愿意分享那是最好的,被抢过去玩,作为大人的肯定就是要维护自己的孩子,这种更多的是“欺负”。不能够让自己的孩子被欺负,分享不是妥协。更要学会保护自己该有的权力,对方敢抢一次,就敢抢下一次。
在我小时候,父母特别怕的是什么,自己的小孩子自己没有管好让别人去管。所以那个时候熊孩子不像现在这么多,那个时候做什么不对的事,都会想着:不了,被发现肯定要被打、被骂。普遍是这样,就是觉得合理,今天是普遍宠,所以过去的教育就是有不合理。要是自己的玩具、玩物被抢,那么肯定是会去他爸妈那里告状,然后他就不敢了,教训够严厉的。
现在的父母不管,那就帮他管管吧!抢就是不对,拿我就是要和小孩子较真了,更要让其父母感到你“丢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