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在平时应该注意,下面的这些坏习惯很容易被孩子学会的。
1、懒散
在现实生活中,懒惰多有三种情况:
凡事都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把该做的正事儿总是一再推迟,为不做找各种借口。
说得好听些是休闲,每天养生、看电视、听收音机、泡茶、聊天,却不见做些正事。
只做几乎定格的事情,比如每天都按时上下班,回到家就是各种累,不做饭、不收拾、葛优躺。
假若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父母身边生活,孩子会逐渐变得迟钝、麻木、拖延、消极,因为孩子会以为这就是生活的样子。孩子会习惯,凡事随意就好,哪有完美的事情,于是做作业也是马虎了事,反正自己不做学霸;孩子会习惯,所谓的家也只是夜卧不过五尺,无需讲究,于是房子凌乱不收拾、三餐不是快餐就是泡面、饼干;孩子会习惯,人生没必要那么累,去旅游也只是为了找一个新地方吃点新玩意。
无论是拖延的懒散、无所作为的伪装,还是劣质的忙碌,它们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都是:没有生气的生活内容、单调而消极的生活习惯、缓慢而沉闷的生活节奏。
懒散,会让一个人做什么事都是以失败告终,并且怨天怨地,就不怨自己。
2、说谎
在大人的世界里,有一种谎言叫:善意的谎言。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黑白是分明的。
例如,父母把孩子哄睡以后,放在屋里就出门了。原以为这是不让孩子哭闹的无奈之举,殊不知孩子会对父母为使他快快入睡而哄劝的话印象极深,并且在以后快睡觉时都会感到心神不安,因为在潜意识孩子一直担心害怕父母乘他睡着后又要离开自己。
和孩子说话,尽量还是要用孩子的方式,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谎。因为,当孩子发现爸爸妈妈总是说谎的时候,他们的是非观会变得模糊,更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之感。同时,当孩子接受并习惯了父母的说谎,他们也就学会了说谎,并且都能为说谎找到任何理由。
3、出口成“脏”
年幼的孩子,正处于好奇心爆表的模仿学习阶段,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感受能力强,表达能力弱。
当孩子发现:一般人对粗言秽语会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情绪反应。他们就会希望借粗言来引起他人的关注和反馈,从而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这也是孩子对不寻常的粗话产生好奇并且快速“学以致用”的原因。
在孩子的内心,他们并不懂粗言秽语的真正意思,他们纯粹是希望引起关注。但是,长期在大人出口成“脏”的环境下耳濡目染,粗言秽语就会成为孩子的语言体系并渗入思想之中,久而久之影响的就是孩子的教养和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