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是孩子写好作文的基础。因为要写出作文,就要有东西可写;要想有东西可写,就要勤观察;要勤观察,就要先明白什么是观察。
那什么才是观察呢?有人说:观察不就是看吗?仔细地看,认真地看,全面地看……那我问你:欣赏一台晚会,光看,能看明白吗?要不要听?去熟食店买熟食,除了看和听人介绍,要不要亲自用鼻子闻一闻?或者可以品尝的话还要尝一尝?去家具店选沙发,是不是还得摸一摸?包括买面包等,除了看听闻尝,还得触一触它的软硬度等?所以,人有多少个器官,就有多少种观察方式,用在我们作文中,调动好眼耳鼻舌身就够了,所以,通过眼耳鼻舌身进行看听闻尝触来了解事物的色形声味光,这种方式和过程,就是观察。
作文离不开观察,观察离不开生活,只有投身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抓到更多的写作素材,才有更多更好的文章写出来。
那怎样有意识地去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呢?就要求我们要有目的地去观察,不能盲目地机械地观察,所以要做到:选准角度,细致全面,抓住特征,结合想象,用心体会。培养自己一双敏锐的眼,一颗敏感的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观察一个人,除了要观察他的身材、长相、穿着等外貌特征,更重要的是要把他放在事里,观察他在这件事中所表现的出来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抓住他和别人的这些表现的区别,边观察边思考,才能更好地提炼出他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
比如,在马路上,一个穿着高档的女士随手就把一块刚用过的手纸扔在了马路边,还像没事人一样走着。随后,一个穿着普通的躬着背的老奶奶看见了,弯下腰,吃力地捡起了那块纸,扔到了附近的垃圾箱。两个人的表现不一样吧?那她们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能一样吗?
观察一件事,除了了观察事的全过程,更要仔细地观察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小波折、小插曲、小误会等及其高潮点和转折点,通过这些点的观察,再思考总结可以反映出一个什么道理。
观察一片景,除了抓住景物特征,还要通过对景点的有代表性的事物的色形声味光的观察,不断地结合想象,用心体会,把每一个细节想灵动了。比如鲁迅观察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朱自清观察春天的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除了静景,动景更要观察哦!如一棵笔直的大树,像军人一样,站在路旁,守护着我们。微风姐姐拂动着它的每一根枝条,它高兴得向走在路上的人们招手致意……对景物观察得细致入心,才能激发自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哦!
观察一个物,除了要观察它的外在的色形声味光,更重要的是要观察透过这些能反映出它怎样的内在的精神品质,以达到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
只要每天坚持观察人、事、景、物,在观察中不断思考、总结,就会不断涌现出一个个的好素材,也就不愁写不出一篇篇的好文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