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机构做康复训练,这里不必赘述,特教老师们都懂得怎么操作,家长可以把孩子的不良行为汇报给老师,让他们制定计划为孩子们纠正训练。
如果是家庭干预,建议买一本《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操作手册》,里面很详尽的介绍了这些方法,在这里我先简单跟题主说一下:
举例说明,如果孩子总是在公众场合比如超市乱拿东西,并且疯跑不好阻拦,那么家长最好的干预方法不是因噎废食,不带或者少带孩子去超市,而是应该多带ta去,借这个场合来训练孩子的克制能力,或者行为转化能力。
家长带孩子去之前,要跟ta提前说清楚,进去之后不可以乱拿东西,不能乱跑,否则立马出来,并不给ta买任何喜欢的东西,如果孩子做到了,马上买给他,说完以后家长牵着孩子的手进去,逛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孩子会经受不住诱惑,又要重复以前的行为,哪怕就是几分钟也可以,等到孩子下意识想拿想跑的时候,家长立刻带他出来,出来门口立刻表杨孩子:真棒!这次进去什么都没有乱拿,也没用乱跑,所以妈妈要给你买×××(他最渴望得到的,强化效果最棒)。
即使这次不是孩子自己克制做到的,即使是家长压制下才没出现不良行为,也要把这次短短时间内的克制鼓励孩子在身上,夸张的表扬和强化物的及时出现,会让孩子记住是因为自己没有乱跑乱拿才得到的,让他明白只有不去那样做的时候才可以有礼品和夸赞。
这是一个完整的回合操作,接下来再次领着孩子进超市,再次重复第一回合的所有动作,如果孩子又在家长辅助下做到了,家长仍然要马上表扬和给予他所爱的吃的或者玩的,(记住!表扬和强化物要及时给予,这样才能起到正面强化的作用)
每次要有至少三个回合的训练,第三次结束后,带离孩子去别的地方玩,然后下午可以再带孩子去超市进行三个回合的操作训练,每天六次,直到孩子可以不用压制也可以自我克制了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感觉孩子已经有克制自己的意识了,可以慢慢撤离用吃和玩具做强化物,只给予表扬就可以了,也可以三个回合操作完了再给强化物,但是表扬不能少。
以此方法,类推其他,只要掌握了ABA教学,会用回合操作了,就可以延伸到其他不良行为的训练上来,建议家长多看看相关书籍,一定要懂得这些方法的意义才能运用的更加灵活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