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言行会对好像有影响,长期生活在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家暴的家庭,从孩子角度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孩子在家庭感觉不到温暖,有些家长对于孩子做错事,马上骂,这其实最不好,家长应该问清事情的过程,帮助孩子找问题出在哪里,同时要鼓励孩子下次应该如何做,而不是一味的打骂,长期这样孩子比较自卑不自信。
另一种结果就是孩子产生叛逆心里,对孩子安全感的严重破坏,所以作为家长首先夫妻之间要感觉和谐,和孩子要经常沟通,多做有利于孩子身心发育的事,家庭氛围和睦。
父母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儿女成龙成凤,但是也要让孩子身心健康,我认为以下几点要注意:
1、对孩子的承诺不兑现:孩子的思想非常单纯,对父母是无比的信任,孩子对父母提出要求的时候,如果不能实现,一定要与孩子沟通,说明原因。不要因为孩子不懂就不耐烦,乱承诺,这样孩子以后对别人都不会信任,自己也不会守承诺。
2、“我不要你了”:很多家长的口头禅就是这句话,也许你觉得只是气话,吓唬孩子,但是你也知道,只有这句话才会打击孩子,因为家长是孩子的全部,孩子最依赖的是父母,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令孩子没有安全感,诚惶诚恐!
3、在孩子面前放纵自己的不良行为:父母是孩子的全世界,孩子没有价值观、人生观。你的言行举止,孩子都会模仿。比如看到父母抽烟、喝酒、骂人、打架等恶习,这样孩子会潜移默化的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
4、打骂孩子:孩子自控能力弱,没有是非观念,容易犯错,很多家长不会引导孩子,只会发泄,打骂孩子,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让孩子惧怕父母,这样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会出现两个结果:一就是懦弱,做任何事情都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都要与父母商量,没有主见的典型;二就是叛逆,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终于脱离父母严厉的管教,父母说什么都反其道而行,这样的孩子容易误入歧途。
其实还有很多,毕竟人都有缺点,只是作为父母,平时多注意一些言行,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平时多做引导,让孩子不止在身体上健康,心理上更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