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社交一直都被家长所关注,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友好、和平的与周围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能得到小朋友的喜欢、帮助。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群体中不合群,总是自己玩自已的,家长就会担心焦虑。
其实各位家长大可不必,因为孩子会随着自己年龄的成长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也会有阶段性的发展。
一、独自游戏期
孩子在1岁左右会喜欢独自玩耍,这阶段的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大会察觉到旁边其他人的存在,即使有其他幼儿在附近,他们也都是独自玩着自己的玩具,不理会他人在玩什么。
面对这一时期的幼儿来说,只要用远观式陪伴他们就可以让他们在满满的安全感中享受到无尽的快乐。
二、平行游戏期
孩子2-3岁左右在玩耍游戏时会承现出各玩各的,不参与、不关注、不合作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当家长看到这种现象时,千万不要着急、焦虑,这并不是我们的孩子不懂交往,不会交往,而是我们的孩子此时正处在一个“平行游戏期”。
平行游戏期是社会性游戏的初级阶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儿在一起玩,同样的或相似的玩具、游戏,他们不会去影响或改变别人的游戏活动。有时彼此之间会相互模仿,但没有任何交流、沟通、联系,没有合作行为,没有一起玩的倾向。
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家长不必焦虑,更不要催促孩子去参与别人的游戏或是邀请别人参与孩子的游戏过程,此时孩子只要愿意观察、模仿就已经是很好了,可以引导孩子多观察其他伙伴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新奇创意的东西,引导孩子观察模仿就好。
三、联合游戏
进入到3岁的孩子无论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是身体的协调能力都比以前成熟了很多。所以在3-4岁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有了一起玩游戏的现象,他们会和伙伴谈论共同的活动,但是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围绕具体目标的共同活动,各人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游戏。
在此阶段,家长可以适当的指教他们如何进行合作。如一起搭建房子,分工完成任务等。但家长不要期望值过高,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只要陪伴引导就好,这将为孩子下一步的社会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4、5岁后,孩子就会自然而然的愿意与小朋们一起玩,懂得合作,也懂得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