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是女性营养素需求的最高峰特别在产褥期,产妇身体的各器官都要逐渐恢复到怀孕前水平,同时又要泌乳与哺育宝贝。如果营养不足,将影响母体健康,降低乳汁分泌的质与量,影响宝贝生长发育。
乳汁分泌是十分复杂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过程。虽然宝贝的吸吮次数及持续时间决定了乳汁的分泌量,但精神因素和乳母的营养状况也是影响乳汁分泌质和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乳汁中营养素含量相对稳定,但如果摄入的蛋白质与能量均缺乏,则会影响泌乳量和乳汁营养水平。另外,锌、碘、维生素A、脂肪酸等,摄入量与乳汁中的含量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泌乳的过程要消耗能量,乳汁中也富含支持宝贝成长的产能营养物质,哺乳的妈咪能量需要比未孕时增加约500千卡。孕期的脂肪储备可为泌乳提供约1/3能量,但另外的2/3就需要由膳食供给。其中来自于淀粉类食物的能量应占60%左右。
乳母的蛋白质营养状况对泌乳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膳食中蛋白质的质和量不理想,可使乳汁的分泌量减少,并影响到乳汁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利于宝贝的生长发育。乳母应每日增加蛋白质15克左右,其中1/3以上需来自动物性食品的优质蛋白。
食物中的脂肪酸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及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黄油、奶油、椰子油和棕榈油的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产褥期不应过多摄取饱和脂肪,以免热量太高影响产后体型恢复。多不饱和脂肪酸又叫必需脂肪酸,如DHA等,不仅为人体营养所必需,而且与宝贝的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发育、视力发育密切相关。
一般缺钙不会影响泌乳量及乳汁中钙的含量,但血钙过低母体骨骼中的钙将被动用来维持乳汁钙含量的稳定。因此,缺钙的妈咪易患骨质疏松,还容易腰酸腿疼、肌肉痉挛等。为了自身的健康,哺乳期妈咪一定要增加含钙食物的摄入量。
新妈咪产后很容易便秘,钙片可能会加重便秘,因此建议不挑食、偏食的新妈咪尽可能通过丰富的食物来补充。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如果食物中摄取足够的钙困难,建议产后补钙5个月左右。
尽管母乳中含铁很少,但产褥期需要弥补分娩失血,子宫复原后铁的需要量会相应下降。因此产后头两个月要特别注意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维生素C和酸性环境可以促进植物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还可考虑补充小剂量的铁以纠正和预防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