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家长会,问家长,你们愿不愿意你们孩子在老师反复强调反复批评还屡教不改的情况下可不可以打手板?只有少数家长积极响应,多数一笑了之。我们这还只是农村学校,足见家长还是不愿意老师体罚其孩子的,想来也是,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被人打呢,哪怕是为了孩子成长的老师?
作为老师,学生学习方面成绩方面出现问题
我不忍心采取“体罚”的方式,我觉得那是他们自己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问题,讲道理足矣,能改则改,尽力而已。也知道这方面用“体罚”的方式会好很多的,学校那些比较“狠”的老师教学成绩的确优异一些,我佩服但不学习他们。
之所以说是“好似”,是因为到目前为止,笔者本人所在区域并未得到官方的传达。我们暂就认为教师确有该权利了。可即便如此,文字当中所指“适度”怎样衡量?难道教师要先训练每打出的一下,都要恒定在多少牛或多少公斤力度以下?这恐怕很有难度,怎么也需要集中训练几月之上。因而,对这样的惩戒,有好似无。就如前面提到新闻中的老师,不正是“度”没把握好造成的吗?相信不会有多少老师敢拿自己的生计去衡量这个度。
其次,即称之为“惩戒”
其必体现出惩戒的作用。因而,打手心定会造成掌心红肿。若以点到为止,惩戒则流于形式。这样,不但起不到惩戒的效果,还会造成学生有恃无恐的心态——毕竟惩戒只是做做样子。可作为家长,看到孩子的手心红肿,怎可能无动于衷?又有多少家长还能像笔者当年求学时的家长,看到孩子被惩戒,定会认为是孩子有错,家长再次惩戒的?想来更多的是对老师的不满。
再次,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
可对于很多家长而言,并无多少育儿知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显无力。因而,把更多的希望寄托于学校、老师身上。可同样的孩子,家长陪伴了数年都功效甚微,却要求老师每日几小时的相处,通过言谈使其发生改变。若老师言谈无果,有所惩戒,必会招致家长的声讨,甚至……这样的老师恐不是平常人所能为之的。
最后,老师更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优秀。因此,才会因恨铁不成钢,有惩戒之举。可此举当下应是更多家长所不能接受的。故,不论何种方式的惩戒,老师宁可不足切勿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