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芊芙霜官网!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可以以暴制暴

母婴知识 芊芙霜 3年前 (2021-01-21) 916次浏览 已收录

以暴制暴的方式简单、效果见效快。对于小孩子成人的粗暴镇压,时间短、见效快。成人在带孩子的同时要完成的工作、家务较多,加之生活、工作压力大,缺少对孩子足够的耐心,缺少和蔼跟孩子交流的时间,所以会粗暴地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教育孩子。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可以以暴制暴

其一,受传统思想影响严重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思想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其影响还在继续。对于这种思想,我们要批判性地继承。比如,父父、子子,就是教育我们做父亲的应该有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应该有儿子的样子,这是礼仪。但“做儿子的一定要听父亲的”,这就需要我们深思了。而“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恰好就是这种思想的延续——我是老子,你必须听我的,否则我就会动手。

其二,“以暴制暴”的教育效果好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事实存在,就是“动手”教育的效果好于说理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不但出现在家庭教育上,也出现在学校教育中,并且有时还会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但这种“棒棍教育”毕竟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不利。

虽然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了,但中国家庭普遍缺少科学的教育思想。大多数家庭的教育思想简单盲目——让孩子成龙成凤。这里往往忽略了孩子资质的差异、孩子读书学习的快乐以及孩子的身心健康,大多家长只是给孩子制定了一个终极目标——考大学、考好大学,为此,家长不惜巨额的财力、物力,甚至有时还会“以暴制暴”,动手教育孩子。

其三,中国家庭缺少科学的教育思想

受自身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的从小成长的教育环境、受教育的方式,对父母产生的影响。当自己的孩子有问题时,马上用自己受过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

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与正确教育引导方式。父母上岗以生孩子为准,没有专门机构进行专业培训,家长生了孩子后对于教育一概不知或知之甚少,只能凭借感觉去带孩子了。

总之,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接受教育而出人头地,但是大多数家长却不愿去思考教育内涵,不愿科学合理地教育孩子,只会不停地驱赶自己的孩子向前、向前,甚至为了达到排名靠前的目标而不惜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


芊芙霜 , 版权所有丨本站文章皆来自用户投稿上传丨 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可以以暴制暴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