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就我个人而言,家庭教育的本质并不是像学校那种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更多的是言传身教,是榜样的力量。孩子小,毕竟学习和理解的能力达不到,更多的是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周边人的态度,对长辈的态度,都是对孩子一种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父母孝顺,孩子长大也会有样学样。
家庭教育不是教育孩子学习成绩多么的好
而是教育孩子感爱到父母的爱,以及感受到父母的辛勤付出。首先让孩子知道父母养育之恩。孩子从小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深知父母的不易,就会深爱这个家,长大就愿意为家付出,就会有孝心,就会爱家爱国。
其次让孩子拥有不服输的个性。让孩子多关注体育赛事,从小培养不服输的个性,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必有好处。
让孩子拥有分辩善恶的能力
分辩善恶,孩子就会是非明确,就会远离假丑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长大成人必有家国思想。
第四让孩子拥有诚实守信的品格。“狼来了”的故事深深地扎根于每个人的心灵。让孩子早早就明白诚实守信的品质,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人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本质就是每个人首先拥有家国思想,其次是学业有成,为社会做事,体现出个人价值。
传统的说法,教育的对象一般是孩子
实施教育的主体是家长(主要是父母),教育的重点是孩子的品格发展,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言传身教和生活实践,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
而按照现代心理学说法,家庭中的个体是相互影响的,父母不仅影响孩子,孩子也在影响父母,所以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个人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家庭和父母是根基,孩子是枝是叶,枝叶发展得好,有赖于稳固的基础和营养丰富的土壤。在家庭教育中,包括:
父母的自我成长。父母首先要有健全的自我,心智比较成熟,才能给予孩子良好的引导。所以,家庭教育中父母自身成长教育是重要的一部分。
在对孩子陪伴,与孩子互动中,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信念和观念。发现和纠正孩子的行为问题,培养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如学业问题;多动、攻击等行为;同伴关系问题;自我意识(如自尊、 适应能力等)、情绪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