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一个坐不住的孩子,能够专注的做一件事情?我们知道,很多关于专注力的文章都是关于培养的,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修复是从失到得的过程,两者完全不同的。
注意力的持久与孩子大脑的发育
婴幼儿的气质特征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孩子的兴趣爱好密不可分,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保持持续注意力的时间就会越长。2~3岁的孩子专注度不高,通常对某一样事物保持注意力的时间为十到十五分钟。如果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都不能保持较为集中的注意力,那么就需要家长针对性的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可不是说毁就能毁掉的
专注力保持与关注的目标和兴趣有极大的关系,而孩子从婴儿期到幼儿期,从儿童期到青春期,这四个阶段里,如果家长和老师不帮助孩子找到专注的目标,不去激发孩子关注目标的兴趣,就很难培养出孩子拥有出色的专注力品质。
专注力保持体现的是自控力的发展水平,不管是哪一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控力培养是家长和老师都必须要关注的首要目标。如坐姿和站姿规范与培养,这涉及到肢体管理与控制,如果家长不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与场景来培养,孩子就很容易肢体乱动,眼睛随时都可能离开要关注的目标,其结果就是注意力随时在转移,自然无法保持专注。
帮孩子找到专注目标
主要从视觉目标、听觉目标和思维目标着手。视觉目标一般指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阅读时眼睛要始终看着阅读内容。听觉目标一般是指耳朵倾听目标声音,排除杂音的干扰。思维目标是指视觉和听觉收集到的信息保存在大脑后,围绕某个话题或者问题进行问题的过程。而这些目标都需要家长单独进行训练,最后才能进行整合。
至于题主所说的修复注意力,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说法。当孩子对你说的话,或要求其所做的事,或者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感兴趣时,孩子往往会下意识去排斥关注目标本身。而家长和老师所要做的是,如何引导孩子端正态度,围绕目标任务本身激发孩子的兴趣,通过陪伴或激励让孩子不断延长专注力保持时间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