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绩好坏跟天赋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大。决定成绩好坏的因素更多的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需要长期培养的过程。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小抓起,这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来做后盾。如果家长不重视学习,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甚至流露出‘’读书无用论‘’的观念,那么这个孩子往往对学习不会太重视,学习习惯更是好不到哪里去。
儿子的同学里有两个天才型学霸
第一个是高中同学。他们一起读的是我们市里最好的高中的重点班,他这个同学即便是到了高三,依然是大家上课时他睡觉,大家做题时他睡觉,但从来不耽误他什么都会。
同学们遇到难题时会把他叫醒,他揉揉眼睛盯一会就做出来了。他是农村孩子,从没上过任何培训班,并且,不光是数理化,他的语文和英语也学得特别好。就这样晃晃荡荡上完高中,便考入浙大。
第二个是他现在读研的同学
这个同学本科差了清华几分,读了北航,发现对所读的发动机专业不感兴趣,考研时转为风马牛不相及的经济类,从报名到考试,只学了两个多月,便以高分轻松考入财经类最好的院校之一。
读研后,他们经常会有一些全英文的学术任务,大家一般都会提前着手准备,他永远不慌不忙,该玩玩,该睡睡,非要等到第二天就要交作业了,他晚上十点多搬个小板凳坐到阳台上,一个人,两三个小时,就高质量完成。
浙大和北航的高考录取分数都是只仅次于北大清华。
以上事例说明什么
说明一条有毒的真理:在天分面前,努力什么都不是。
还有一条更有毒的:人和人的智商真的有差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自己的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不要全部归结到不努力或者粗心上。
也不要经常说下面这句话:我家孩子可聪明呢,就是不学。其实真正聪明有天赋的孩子基本不用刻意去苦学,这就是差距。
所以,成绩好坏和天赋关系很大,当然,同等天赋下,努力肯定会弥补一些天赋上的不足,会提升成绩,这一点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