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拖拉、不想学习,什么都很慢,这些都是孩子的通病,家长大可不必因此着急上火,他只是个孩子,不可能做什么事都如你所愿。既已为人父母,切不要说什么后悔,教育孩子考验的不仅是你的爱心和耐心,还有你对孩子的包容之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件很神圣并且任重道远的事情,切不可操之过急,偃苗助长,甚至做出让自己悔恨终生的事情。
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想
现在的孩子的确不容易,小小年纪每天背着那么沉重的书包起早贪黑去上学,周末还要上各种所谓的兴趣班、补习班,实际上真正留给他们玩的时间并不多。某件小事一旦没做好就要受大人数落,作业没按时完成要受批评,考试没考好还可能挨打,老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比,孩子的积极性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击,本来能做好的事情在你的数落声中也做不好,成人在工作中尚且渴望被肯定被认可,何况一个孩子。
孩子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他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更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切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孩子将来会有自己的人生,他的人生之路要靠自己去走,任何人包括父母是代替不了的,父母需要做的是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不让孩子误入歧途,少走弯路。
如果孩子确实不想学习,那一定有原因
倘若孩子没有特殊方面的原因,则通常是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或者是学习基础差跟不上学习进度。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逐渐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例如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等,学习基础差则需要通过一定的补习使其逐渐跟上学习进度。
如果没有这些原因且孩子的学习正常
成绩尚可,总看不到孩子在努力,而总看到孩子在玩,则常常是在心理上对孩子学习上的期望以及注意的选择性特征使然。
对孩子在学习上的期望是每个家长的天性,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期望由于兴奋点在孩子的学习,会使家长时时刻刻关注孩子是不是在努力,因而对孩子的玩就会特别敏感,也特别不能容忍。
同时,家长在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时,也会把孩子是否在玩作为注意点,这样,孩子每次玩时都会被家长注意到,而孩子在努力学习时由于这是理所当然的,因而常常会被忽视,这就会在感觉上出现总看不到孩子在努力而总看到孩子在玩的结果,其实可能只是因为注意的选择性特征导致的一种错觉而已,正如知道书名容易在书架上被注意到和找到,不知道书名只知道内容就不容易在书架上找到的原因一样,都是注意的选择性特征导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