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我为中心是2~7岁幼儿认知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处于此阶段的孩子常常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喜好做出相应的行为,作为家长要理解幼儿“抢公共玩具”这一行为,并对孩子保持平和的态度。
鼓励孩子谦让与分享
谦让与分享作为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及社会性的发展。3~6岁是孩子分享行为发展的关键期,而家长的言行举止将会对其分享观念、意识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需要对孩子的行为及时做出正确积极的引导与鼓励。
趁此机会,家长可鼓励孩子学会谦让与分享。告诉孩子玩具不是私有的,而是公共玩具,小伙伴们都可以轮流玩,不能归自己所有一直玩儿,让其他想玩的小朋友也玩一会儿,这样他们也会因为玩到想玩的玩具很开心,一起分享快乐;并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表扬与鼓励,使其行为得到及时强化。
引导孩子协商
如果孩子还想继续玩玩具,但是玩具在其他小朋友那里,告诉孩子不能直接从小朋友那里抢来,引导孩子主动去向其他小朋友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协商,这样即可以满足孩子的需求又可以培养孩子的表达交流能力,结交更多的同伴。
首先按照我理解的游乐场,是在一个室内的游乐小天地,里面有很多儿童玩乐的设施,家长可以陪同进去,但是很多情况都是在旁边看孩子玩。
所以,在这样一个环境,更适合放任孩子自己去玩,这样能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我们与其跟着孩子身后,还不如坐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告诉孩子,妈妈就在这里等你,如果你想跟妈妈一起玩的话,你可以把玩具带到这里来。
遇事应该先想到自己的孩子
既然孩子没有做错事,那么首先是告诉对方孩子应该让我们玩先,如果对方孩子哭了,你再问问孩子意思是否可以让出去。
很多时候我们家长怎么做,以后孩子就会学着怎么做。
既然平时已经教育孩子,做什么事情排队,要有秩序。不能抢别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要经过别人允许才可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