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个阶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会经历第二次的成长,相对比较复杂,开始会更多的追求社会的我,不但要自己做主,还要追求社会关系的平等,这就是社会的我。那这种平等怎么来?来自于社会对自己的评价,以及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之间的比较,如果达成一致,这就叫自我同一性。这会给孩子带来自信。
如何正确引导青春期的孩子
他会坚持的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同时获得社会的认可。如果两个的评价之间不一致,就会变成角色混乱,很容易让孩子觉得,未来是没有出路的,他就会反抗,试图来恢复自我同一性。
这阶段孩子会反社会,反学校,以及跟家长关系不好的主要原因。如果一个孩子发现他所处的环境剥夺了自我同一性的可能,他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来反抗。他宁愿做一个坏人,或者是像死人班活着,也不愿意做-一个不伦不类的人。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如果大家仔细去观察,会发现这跟孩子的变化真的是息息相关。举个例子,孩子在这一阶段作为学生的角色,他可能认为自己还行,但是周围整个社会告诉他他不行。学校老师说,你怎么成绩这么差,做学生是不合格的,家长说了你怎么学习学成这样?
你看隔壁家的孩子,等等。孩子的自我同一性完蛋了。那他怎么办?反抗。反抗学校,反抗老师,严重的反抗社会,或者是反抗所处的环境,不去上学了。这个环境我不喜欢,我不去了。甚至离家出走,等等。这都说明了,自我同一性在这个阶段的重要性。
这个阶段,怎么帮助孩子呢
第1条:是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同一性。也就是他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周围的评价要保持基本的一致,尤其是那些关键的角色,像这个学生的角色,子女的角色,男性或者女性的角色等等。
第2条:父母角色的转变。这个时期的父母,要由家长转变成教练。以前的权威式教育要去掉,更多的保持明主式的管理,用引导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第3条:要明白,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外在的力量已经具足,像成人一样有力气、个子高,并不代表他内在的力量具足。他想去探索世界,但对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又缺少很多的认知,内心也极不稳定,情绪处于两极摆动间,内心是很脆弱的,容易受伤。
这个时候的家长,是非常需要父母的。甚至比以前更加需要。所以,这个时期的家长一定不要放弃孩子,无论孩子表现如何。